宇宙中的“弃婴”:既不是行星,也不是恒星,不会放光,何其孤独

来源:星协来自宇宙的礼物宇宙中除了有行星和恒星这种家喻户晓的星体,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气态天体,被称为宇宙中的弃婴,质量在行星与恒星之间, 发布时间:2019-04-17 14:56:09
timg.jpg

星协来自宇宙的礼物

 

宇宙中除了有行星和恒星这种家喻户晓的星体,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气态天体,被称为宇宙中的“弃婴”,质量在行星与恒星之间,他就是“褐矮星”!

 

timg (2).jpg

 

褐矮星质量也不够大,中心温度也不够高,不足以在核心点燃聚变反应,距离恒星的标准也不达标,所以被称为是演化恒星过程中失败的宇宙“弃婴”。

 

在讨论褐矮星质量问题前,要先提到木星质量。

 

木星的质量被认为是气态行星所能到达的最大质量,要成为一颗恒星,最低质量也要有70个木星质量;

 

在13个木星质量到70个木星质量范围的气态天体被归为褐矮星。

 

timg (1).jpg

太阳、低质量恒星、褐矮星、木星与地球的大小比较

 

所以褐矮星既不是恒星,也不是行星,但却介于这两者之间,有着两者共同的特征,构成类似于太阳,和木星一样有大气层。

 

那么褐矮星是怎么形成的呢?

 

科学家们提出两种比较靠谱的理论:一个是抛射理论,另一个是原恒星盘不稳定理论。

 

timg (3).jpg

由奇特天体和褐矮星构成的双星系统的艺术构想图

 

抛射理论认为,在恒星形成过程中,在还没到达最低恒星质量时,就与其他天体发生了碰撞,导致前恒星核被抛射出去,于是恒星演化失败变成了褐矮星。

 

利用引力透镜效应,发现褐矮星双星.jpg

利用引力透镜效应,发现褐矮星双星

 

原恒星盘不稳定理论认为,大质量的原恒星盘在形成恒星胚时,其他恒星产生引力,干扰了原恒星盘的演化,于是原恒星胚发育失败,便形成了褐矮星。

 

顺便一提,双褐矮星系统比较支持抛射理论。

 

但不管是哪种理论,都只能证明一部分而已。

 

距离地球最近的褐矮星双星系统Luhman 16。Janella Williams.jpeg

距离地球最近的褐矮星双星系统Luhman 16

 

褐矮星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进行聚变反应的。当它的质量达到13个木星质量时,中心就可以开始进行聚变反应。

 

不过就算是最大的褐矮星也只能维持一亿年发生热核反应。加上聚变反应放出来的能量与氢相比,简直微乎其微。

 

组成Luhman 16双星的两颗褐矮星在不同时间点上所处的位置.gif

组成Luhman 16双星的两颗褐矮星在不同时间点上所处的位置

 

褐矮星不会发光,时间一长,逐渐冷却,越来越冷的褐矮星越不容易被发现到,这是一颗孤独的星球。

 

 

星协认为,地球上的每个人

都应当拥有天空中属于自己的一颗星星。
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让您

在星协上命名一颗星成为可能!

 

扫描上方二维码,

星协特地为你准备了一份来自宇宙的礼物

就等你带回家啦~